HelloWorld示例只有演示意义,这次我们来搞一个实际的例子:文件服务器。我们使用Node.js创建一个HTTP协议的文件服务器,你可以使用浏览器或其它下载工具到文件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为了读取文件,我们会用到File System模块(名字是”fs”),Stream,我们还要分析URL,区别HTTP方法,还会用到EventEmitter。

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的代码

先上代码吧,依然是简单的:

// 引入http模块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fs = require("fs");

// 创建server,指定处理客户端请求的函数
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request, response) {
    //判断HTTP方法,只处理GET 
    if(request.method != "GET"){
      response.writeHead(403);
      response.end();
      return null;
    }

    //此处也可使用URL模块来分析URL(https://nodejs.org/api/url.html)
    var sep = request.url.indexOf('?');
    var filePath = sep < 0 ? request.url : request.url.slice(0, sep);
    console.log("GET file: "   filePath);

    //当文件存在时发送数据给客户端,否则404
    var fileStat = fs.stat("." filePath, 
      function(err, stats){
        if(err) {
          response.writeHead(404);
          response.end();
          return null;
        }
        //TODO:Content-Type应该根据文件类型设置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stats.size});

        //使用Stream
        var stream = fs.createReadStream("." filePath);

        stream.on('data',function(chunk){
          response.write(chunk);
        });

        stream.on('end',function(){
          response.end();
        });

        stream.on('error',function(){
          response.end();
        });
      }
    );
  }
).listen(8000); 

console.log("Hello World start listen on port 8000");

最大的变化,就在传递给createServer方法的参数了。

我们根据request.method作了判断,不是GET就返回403。如果是呢,就判断文件是否存在,不存在,返回404,存在就读取数据写给客户端。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下面我们来介绍用到的新知识。

File System

要使用FileSystem,得用require引入fs模块,就如前面代码里那样。File System的API老长老长了,看这里吧:https://nodejs.org/api/fs.html。我们只说用到的特性。

获取文件状态

在我们的FileServer里,收到和客户端请求时先通过fs.stat()方法获取文件状态。fs.stat()方法原型如下:

fs.stat(path, callback)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路径,第二个参数是回调函数。fs.stat()方法是异步的,结果通过回调函数callback返回。callback的原型如下:

function(err, stats)

第一个参数指示是否出现了错误,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对象,类型是fs.Stats,保存了文件的状态信息,比如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

FileServer的代码获取到文件状态后,读取大小,调用http.ServerResponse的writeHead方法,设置HTTP状态码为200,还设置了Content-Length头部。代码如下: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ontent-Length": stats.size})

ReadStream

接下来呢,我们调用fs.createReadStream创建了一个ReadStream对象。ReadStream是Stream,也是EventEmitter。

fs.createReadStream方法原型如下:

fs.createReadStream(path[, options])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路径,第二个参数是可选的JSON对象,用来指定打开文件的一些选项,默认值如下:

{ flags: ‘r', 
encoding: null, 
fd: null, 
mode: 0666, 
autoClose: true 
}

autoClose属性默认为true,读完文件或读取出错时,文件会被自动关闭。fd属性可以关联一个已有的文件描述符,这样就会忽略path,根据一个已经打开的文件来创建流。options还可以有start和end项,指定起、止位置,读取文件的特定区域。如果我们要实现断点续传,就需要这个了,用法类似这样:

fs.createReadStream('sample.mp4', {start: 1000, end: 10000});

encoding用来指定文件的编码,这对于文本文件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支持'utf8'、'ascii'和'base64'。

ReadStream读取数据是异步的,一块一块的读,读到一部分就发送一个data事件,数据呢,会传递给与事件关联的listener(实际上是一个回调方法)。在我们的代码里,仅仅是调用response.write把数据写给客户端。注意,可能会多次调用response.write哦。又因为我们设置了Content-Length,所以不会采用chunked编码方式。如果我们不设置Content-Length,那默认会启用chunked方式。

ReadStream读完文件时会发射end事件,出错时会发射error事件,我们监听这两个事件,简单的终止响应。

我们在示例代码中看到了stream.on这种代码,下面来解释吧。

EventEmitter

Node.js基于V8引擎实现的事件驱动IO,是其最大最棒的特色之一。有了事件机制,就可以充分利用异步IO突破单线程编程模型的性能瓶颈,使得用JavaScript作后端开发有了实际意义。

EventEmitter的基本用法

events.EventEmitter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发射器的实现,具有addListener、on、once、removeListener、emit等方法,开发者可以很方便的调用这些API监听某个事件或者发射某个事件。

我们在示例中用到的fs.ReadStream就是一个EventEmitter,它实现了stream.Readable接口,而stream.Readable具有data、error、end、close、readable等事件。

通常我们使用EventEmitter的on或addListener来监听一个事件,这个时间可能会多次触发,每次触发,我们提供的回调方法都会被调用。我们示例中的代码就是这样:

    stream.on('data',function(chunk){
      response.write(chunk);
    });

Node.js的事件机制,会给某个事件关联一个回调方法列表,这样多个关注者就可以监听同一个事件。每个事件发射时,可能会带有数据和状态,这些数据是通过回调方法的参数传递出来的。那某一个特定的事件,它对应的回调方法的参数是什么样子的,则由事件定义的那个类(实例)来决定。EventEmitter的emit方法原型如下:

emitter.emit(event[, arg1][, arg2][, ...])

这个原型说明一个事件的回调方法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要想知道某个事件的回调方法是否有参数、每个参数的含义,只好去找相关的API文档。stream.Readable的data事件的参数是chunk,Buffer类型,代表读到的数据。

如果我们只想监听某个事件一次,则可以调用EventEmitter的once方法。要想移除一个事件监听器,可以调用removeListener,想移除所有,则可以调用removeAllListener。

自定义事件

Node.js的很多模块都继承自Event模块。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继承EventEmitter来实现自己的对象,添加自己的自定义事件。

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

var util=require("util");
var events = require("events");
function Ticker() {
  var self = this;
  events.EventEmitter.call(this);
  setInterval(function(){
    self.emit("tick")
    },
    1000
  );
}
util.inherits(Ticker, events.EventEmitter);

var ticker = new Ticker();
ticker.on("tick", function() {
 console.log("tick event");
});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我们定义了Ticker对象,通过全局方法setInterval开启了一个定时器,每隔1000毫秒发射一个名为“tick”的事件。

Node.js的工具模块封装了继承的方法,我们调用它来的inherits方法来完成Ticker对events.EventEmitter的继承。

自定义事件的使用方法,和Node.js内置模块提供的事件的用法完全一样。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Devmax。

Node.js创建HTTP文件服务器的使用示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entOS 8.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js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entOS 8.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js的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 node.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文章通过新建一个文件展开全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3. Node.js调试技术总结分享

    Node.js是一个可以快速构建网络服务及应用的平台。该平台的构建是基于Chrome's JavaScript runtime,也就是说,实际上它是对Google V8引擎(应用于Google Chrome浏览器)进行了封装。 今天介绍Node.js调式目前有几种技术,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4. node.js实现http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内容缓存操作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实现http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内容缓存操作,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node.js http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内容缓存原理与具体实现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5. 教你如何使用node.js制作代理服务器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node.js制作代理服务器,图文并茂,十分的详细,代码很简洁易懂,这里推荐给大家。

  6. node.js中的fs.openSync方法使用说明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中的fs.openSync方法使用说明,本文介绍了fs.openSync方法说明、语法、接收参数、使用实例和实现源码,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7. Node.js+ELK日志规范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ELK日志规范的实现,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8. node.js爬虫框架node-crawler初体验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爬虫框架node-crawler的相关资料,帮助大家利用node.js进行爬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9. node.js中的fs.existsSync方法使用说明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中的fs.existsSync方法使用说明,本文介绍了fs.existsSync方法说明、语法、接收参数、使用实例和实现源码,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0. 说说如何利用 Node.js 代理解决跨域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代理解决跨域问题,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随机推荐

  1. Error: Cannot find module ‘node:util‘问题解决

    控制台 安装 Vue-Cli 最后一步出现 Error: Cannot find module 'node:util' 问题解决方案1.问题C:\Windows\System32>cnpm install -g @vue/cli@4.0.3internal/modules/cjs/loader.js:638 throw err; &nbs

  2. yarn的安装和使用(全网最详细)

    一、yarn的简介:Yarn是facebook发布的一款取代npm的包管理工具。二、yarn的特点:速度超快。Yarn 缓存了每个下载过的包,所以再次使用时无需重复下载。 同时利用并行下载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因此安装速度更快。超级安全。在执行代码之前,Yarn 会通过算法校验每个安装包的完整性。超级可靠。使用详细、简洁的锁文件格式和明确的安装算法,Yarn 能够保证在不同系统上无差异的工作。三、y

  3. 前端环境 本机可切换node多版本 问题源头是node使用的高版本

    前言投降投降 重头再来 重装环境 也就分分钟的事 偏要折腾 这下好了1天了 还没折腾出来问题的源头是node 使用的高版本 方案那就用 本机可切换多版本最终问题是因为nodejs的版本太高,导致的node-sass不兼容问题,我的node是v16.14.0的版本,项目中用了"node-sass": "^4.7.2"版本,无法匹配当前的node版本根据文章的提

  4. nodejs模块学习之connect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模块学习之connect解析,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5. nodejs npm package.json中文文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 npm package.json中文文档,本文档中描述的很多行为都受npm-config(7)的影响,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详解koa2学习中使用 async 、await、promise解决异步的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koa2学习中使用 async 、await、promise解决异步的问题,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7. Node.js编写爬虫的基本思路及抓取百度图片的实例分享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编写爬虫的基本思路及抓取百度图片的实例分享,其中作者提到了需要特别注意GBK转码的转码问题,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8. CentOS 8.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js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entOS 8.2服务器上安装最新版Node.js的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9. node.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node.js三个步骤实现一个服务器及Express包使用,文章通过新建一个文件展开全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0. node下使用UglifyJS压缩合并JS文件的方法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node下使用UglifyJS压缩合并JS文件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