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并发专题】中,我们从源码角度深度分析了线程池中那些重要的接口和抽象类、深度解析了线程池是如何创建的,ThreadPoolExecutor类有哪些属性和内部类,以及它们对线程池的重要作用。深度分析了线程池的整体核心流程,以及如何拆解Worker线程的执行代码,深度解析Worker线程的执行流程。

本文,我们就来从源码角度深度解析线程池是如何优雅的退出程序的。首先,我们来看下ThreadPoolExecutor类中的shutdown()方法。

shutdown()方法

当使用线程池的时候,调用了shutdown()方法后,线程池就不会再接受新的执行任务了。但是在调用shutdown()方法之前放入任务队列中的任务还是要执行的。此方法是非阻塞方法,调用后会立即返回,并不会等待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全部执行完毕后再返回。我们看下shutdown()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shutdown() {
	//获取线程池的全局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检查是否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advanceRunState(SHUTDOWN);
		//中断Worker线程
		interruptIdleWorkers();
		//为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调用钩子函数
		onShutdown(); // hook for 
	} finally {
		//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mainLock.unlock();
	}
	//尝试将状态变为TERMINATED
	tryTerminate();
}

总体来说,shutdown()方法的代码比较简单,首先检查了是否有权限来关闭线程池,如果有权限,则再次检测是否有中断工作线程的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则会抛出SecurityException异常,代码如下所示。

//检查是否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advanceRunState(SHUTDOWN);
//中断Worker线程
interruptIdleWorkers();

其中,checkShutdownAccess()方法的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checkShutdownAccess() {
	SecurityManager security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 (security != null) {
		security.checkPermission(shutdownPerm);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security.checkAccess(w.thread);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

对于checkShutdownAccess()方法的代码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就是检测是否具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期间使用了线程池的全局锁。

接下来,我们看advanceRunState(int)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advanceRunState(int targetState) {
	for (;;) {
		int c = ctl.get();
		if (runStateAtLeast(c, targetState) ||
			ctl.compareAndSet(c, ctlOf(targetState, workerCountOf(c))))
			break;
	}
}

advanceRunState(int)方法的整体逻辑就是:判断当前线程池的状态是否为指定的状态,在shutdown()方法中传递的状态是SHUTDOWN,如果是SHUTDOWN,则直接返回;如果不是SHUTDOWN,则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接下来,我们看看showdown()方法调用的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IdleWorkers() {
	interruptIdleWorkers(false);
}

可以看到,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调用的是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方法,继续看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 onlyOne) {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
			Thread t = w.thread;
			if (!t.isInterrupted() && w.tryLock()) {
				try {
					t.interrupt();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ignore) {
				} finally {
					w.unlock();
				}
			}
			if (onlyOne)
				break;
		}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上述代码的总体逻辑为:获取线程池的全局锁,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检测线程是否被中断,如果没有被中断,并且Worker线程获得了锁,则执行线程的中断方法,并释放线程获取到的锁。此时如果onlyOne参数为true,则退出循环。否则,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执行相同的操作。最终,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接下来,我们看下shutdownNow()方法。

shutdownNow()方法

如果调用了线程池的shutdownNow()方法,则线程池不会再接受新的执行任务,也会将任务队列中存在的任务丢弃,正在执行的Worker线程也会被立即中断,同时,方法会立刻返回,此方法存在一个返回值,也就是当前任务队列中被丢弃的任务列表。

shutdownNow()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 {
	List<Runnable> tasks;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检查是否有关闭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设置线程池的状态为STOP
		advanceRunState(STOP);
		//中断所有的Worker线程
		interruptWorkers();
		//将任务队列中的任务移动到tasks集合中
		tasks = drainQueue();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尝试将状态变为TERMINATED
	tryTerminate();
	//返回tasks集合
	return tasks;
}

shutdownNow()方法的源代码的总体逻辑与shutdown()方法基本相同,只是shutdownNow()方法将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TOP,中断所有的Worker线程,并且将任务队列中的所有任务移动到tasks集合中并返回。

可以看到,shutdownNow()方法中断所有的线程时,调用了interruptWorkers()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看下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Workers() {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w.interruptIfStarted();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逻辑比较简单,就是获得线程池的全局锁,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依次中断线程,最后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在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内部,实际上调用的是Worker类的interruptIfStarted()方法来中断线程,我们看下Worker类的interruptIfStarted()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void interruptIfStarted() {
	Thread t;
	if (getState() >= 0 && (t = thread) != null && !t.isInterrupted()) {
		try {
			t.interrupt();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ignore) {
		}
	}
}

发现其本质上调用的还是Thread类的interrupt()方法来中断线程。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

当线程池调用了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后,会阻塞调用者所在的线程,直到线程池的状态修改为TERMINATED才返回,或者达到了超时时间返回。接下来,我们看下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boolean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获取距离超时时间剩余的时长
	long nanos = unit.toNanos(timeout);
	//获取Worker线程的的全局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加锁
	mainLock.lock();
	try {
		for (;;) {
			//当前线程池状态为TERMINATED状态,会返回true
			if (runStateAtLeast(ctl.get(), TERMINATED))
				return true;
			//达到超时时间,已超时,则返回false
			if (nanos <= 0)
				return false;
			//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
			nanos = termination.awaitNanos(nanos);
		}
	} finally {
		//释放锁
		mainLock.unlock();
	}
}

上述代码的总体逻辑为:首先获取Worker线程的独占锁,后在循环判断当前线程池是否已经是TERMINATED状态,如果是则直接返回true,否则检测是否已经超时,如果已经超时,则返回false。如果未超时,则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接下来,进入下一轮循环,再次检测当前线程池是否已经是TERMINATED状态,如果是则直接返回true,否则检测是否已经超时,如果已经超时,则返回false。如果未超时,则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以此循环,直到线程池的状态变为TERMINATED或者已经超时。

到此这篇关于详解Java线程池如何实现优雅退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线程池退出内容请搜索Devmax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Devmax!

详解Java线程池如何实现优雅退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 线程池策略和Loader可以用来实现吗?

    )>如果不是什么是创建AsyncTask池的好方法,是否可能正在实施它?

  2.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3.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4.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5. Java实现世界上最快的排序算法Timsort的示例代码

    Timsort 是一个混合、稳定的排序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归并排序和二分插入排序算法的混合体,号称世界上最好的排序算法。本文将详解Timsort算法是定义与实现,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6. Java日期工具类的封装详解

    在日常的开发中,我们难免会对日期格式化,对日期进行计算,对日期进行校验,为了避免重复写这些琐碎的逻辑,我这里封装了一个日期工具类,方便以后使用,直接复制代码到项目中即可使用,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7.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详解

    在我们实际开发中,如果一个方法极其复杂时,如果我们将所有的逻辑写在一个方法中,那维护起来就很困难,要替换某些步骤时都要重新写,这样代码的扩展性就很差,当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今天的主角——模板方法模式

  8. Java 中 Class Path 和 Package的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中 Class Path和Package的使用详解,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9. java SpringBoot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JTA+Atomic+多数据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SpringBoot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JTA+Atomic+多数据源),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0. Java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元素默认初始化值的判断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元素默认初始化值的判断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随机推荐

  1. 基于EJB技术的商务预订系统的开发

    用EJB结构开发的应用程序是可伸缩的、事务型的、多用户安全的。总的来说,EJB是一个组件事务监控的标准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基于EJB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EJB结构是一个服务端组件结构,是一个层次性结构,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2:商务预订系统的构架EntityBean是为了现实世界的对象建造的模型,这些对象通常是数据库的一些持久记录。

  2.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3. 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4. (jsp/html)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常用播放器代码整理)

    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只要在HTML上添加以上代码就OK了,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播放器代码,总有一款适合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Java异常Exception详细讲解

    异常就是不正常,比如当我们身体出现了异常我们会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喝开水、吃药、看病、等 异常处理方法。 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我们java语言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错误处理的能力,程序出现的错误,程序可以安全的退出,以保证程序正常的运行等

  7.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8. 面试突击之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详解

    跨域问题本质是浏览器的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数据。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9. 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10. mybatis-plus雪花算法增强idworker的实现

    今天聊聊在mybatis-plus中引入分布式ID生成框架idworker,进一步增强实现生成分布式唯一ID,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