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收银系统中,如果普通用户、中级会员、高级会员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优惠策略,常规编程就要使用一系列的判断语句,判断用户类型,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

一、概念理解

策略模式的概念很好理解,它将对象和行为分开,将行为定义为 一个行为接口和具体行为的实现,每个if判断都可以理解为一个策略。

如果在收银系统中使用策略模式,要将普通、中级、高级会员分别定义一个具体策略类,并实现各自的方法,定义一个环境类,持有策略类的引用,由引用调用相应的策略类方法,客户端传入相应的具体策略对象就会调用各自的策略方法。

学过了状态模式,很多人也把状态模式和状态模式搞混,现在就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不使用状态模式?

各个策略之间并不存在流转(比如:状态1234切换)关系,都是各自的算法实现各自的逻辑,客户端控制调用哪个策略,如果使用状态模式就变成了,先调用普通会员的策略,再调用中级会员的策略,再调用高级会员的策略,看到最后的优惠用户估计会乐疯吧!

和状态模式一样,策略模式也应包含三个角色:

抽象策略类:策略是一个接口,该接口定义若干个算法标识,即定义了若干个抽象方法

具体策略类:具体策略是实现策略接口的类

环境类 /上下文类:上下文提供一个方法,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相比于状态模式,策略模式各个角色的职责更简单,我们基于收银案例实现策略模式demo。

二、案例实现

抽象策略类:

定义业务抽象方法,我们主要是计算价格

/**
 * 策略抽象类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interface AbstractMemberStrategy {
    // 一个计算价格的抽象方法
    //price商品的价格 n商品的个数
    public double calcPrice(double price, int n);
}

具体策略-高级会员:

各个具体策略实现各自的计算方法

/**高级会员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class StrategyAdvanceMember implements AbstractMember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cPrice(double price, int n) {
        double money = price * n *0.8;
        return money;
    }
}

具体策略-中级会员:

/**
 * 中级会员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class StrategyIntermediateMember implements AbstractMember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cPrice(double price, int n) {
        double money = price * n*0.9;
        return money;
    }
}

具体策略-普通会员:

/**
 * 初级会员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class StrategyPrimaryMember implements AbstractMember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cPrice(double price, int n) {
        return price * n;
    }
}

环境类:

持有策略类的引用,调用时传入相应的具体策略对象,就会调用策略各自的方法。

/**环境类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用户折扣策略接口
    private AbstractMemberStrategy memberStrategy;

    // 注入构造方法
    public Context(AbstractMemberStrategy memberStrategy) {
        this.memberStrategy = memberStrategy;
    }

    // 计算价格
    public double qoutePrice(double goodsPrice, int n){
        // 通过接口变量调用对应的具体策略
        return memberStrategy.calcPrice(goodsPrice, n);
    }

}

客户端调用:

/**
 * @author tcy
 * @Date 21-09-2022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具体策略类
        AbstractMemberStrategy primaryMemberStrategy = new StrategyPrimaryMember();
        AbstractMemberStrategy intermediateMemberStrategy = new StrategyIntermediateMember();
        AbstractMemberStrategy advanceMemberStrategy = new StrategyAdvanceMember();

        // 用户选择不同策略
        Context primaryContext = new Context(primaryMemberStrategy);
        Context intermediateContext = new Context(intermediateMemberStrategy);
        Context advanceContext = new Context(advanceMemberStrategy);

        //一本100块钱的书
        // 普通会员:100
        System.out.println("普通会员的价格:"  primaryContext.qoutePrice(100,1));
        // 中级会员 90
        System.out.println("中级会员的价格:"  intermediateContext.qoutePrice(100,1));
        // 高级会员 80
        System.out.println("高级会员的价格:"  advanceContext.qoutePrice(100,1));

    }
}

策略模式相对于状态模式理解起来更没有任何难度。

三、Jdk中的应用

策略模式的典型应用是Jdk中线程池满之后的拒绝策略,我们在创建一个线程池时会传入以下参数: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int maximumPoolSize,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if (core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keepAliveTim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workQueue == null || threadFactory == null || handle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core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is.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this.keepAliveTime = unit.toNanos(keepAliveTime);
        this.threadFactory = threadFactory;
        this.handler = handler;
    }

其中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是线程池满之后的拒绝策略,jdk中的多线程内置了四种拒绝策略,如下图:

①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默认拒绝策略,拒绝任务并抛出任务

②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使用调用线程直接运行任务

③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直接拒绝任务,不抛出错误

④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触发拒绝策略,只要还有任务新增,一直会丢弃阻塞队列的最老的任务,并将新的任务加入

这四种拒绝策略就代表策略模式角色中的具体策略角色,ThreadPoolExecutor类我们可以将其看做环境类。

我们知道执行多线程中的方法是schedule方法,可以就认为这就是角色中的客户端:

public ScheduledFuture<?> schedule(Runnable command,
                                   long delay,
                                   TimeUnit unit) {
    if (command == null || unit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RunnableScheduledFuture<?> t = decorateTask(command,
        new ScheduledFutureTask<Void>(command, null,
                                      triggerTime(delay, unit)));
    delayedExecute(t);
    return t;
}

既然是客户端,就会有时机调用拒绝策略方法,我们点进去看delayedExecute()方法。

private void delayedExecute(RunnableScheduledFuture<?> task) {
    if (isShutdown())
        reject(task);
    else {
        super.getQueue().add(task);
        if (isShutdown() &&
            !canRunInCurrentRunState(task.isPeriodic()) &&
            remove(task))
            task.cancel(false);
        else
            ensurePrestart();
    }
}

接着看reject()方法,该方法时机上调用的就是拒绝策略方法。传入相应的this对象,调用不同的拒绝策略。

final void reject(Runnable command) {
    handler.rejectedExecution(command, this);
}

调用时序如下图:

何时调用何种拒绝策略,由delayedExecute()方法自己来决定,各个拒绝策略有各自的业务逻辑,这就是策略模式的典型应用。

四、策略模式和状态模式区别

策略模式和状态模式虽然类图一模一样,很多博客也将他们混为一谈,实际上策略模式和状态模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种模式的使用场景,在运用时才能游刃有余,以下为我总结的四点不同之处,状态模式的博客可以参考状态模式。

①策略模式中的各策略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比如支付方式选择、优惠策略选择;状态模式往往是一套流程,比如订单状态流转、请假流程审批等。

②在策略模式下,调用哪个策略由客户端决定;状态模式中,客户端只管调用,各个具体状态类定义切换下一状态。

③状态模式强调状态变化、策略模式强调的是策略的选择。

五、总结

使用策略模式会让我们的代码更加的“干净”,但是如果实际的if判断中的逻辑很简单,我们仍然使用策略模式,就变成了为了使用设计模式而使用,这无疑加重系统的复杂程度。

就像商城系统中,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支付,业务逻辑没那么简单的,使用策略模式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整体来说策略模式在行为型模式中还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无论是理解起来还是写起来都属极简单,难度堪比结构型设计模式中的单例模式。

到此这篇关于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Devmax。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2.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3.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4. PHP对象、模式与实践之高级特性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HP对象、模式与实践之高级特性,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ph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静态属性和方法、抽象类、接口、拦截器、克隆对象等概念与简单实现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5. Java实现世界上最快的排序算法Timsort的示例代码

    Timsort 是一个混合、稳定的排序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归并排序和二分插入排序算法的混合体,号称世界上最好的排序算法。本文将详解Timsort算法是定义与实现,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6. Java日期工具类的封装详解

    在日常的开发中,我们难免会对日期格式化,对日期进行计算,对日期进行校验,为了避免重复写这些琐碎的逻辑,我这里封装了一个日期工具类,方便以后使用,直接复制代码到项目中即可使用,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

  7.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详解

    在我们实际开发中,如果一个方法极其复杂时,如果我们将所有的逻辑写在一个方法中,那维护起来就很困难,要替换某些步骤时都要重新写,这样代码的扩展性就很差,当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今天的主角——模板方法模式

  8. Java 中 Class Path 和 Package的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中 Class Path和Package的使用详解,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9. java SpringBoot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JTA+Atomic+多数据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SpringBoot 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JTA+Atomic+多数据源),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0. Java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元素默认初始化值的判断方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元素默认初始化值的判断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随机推荐

  1. 基于EJB技术的商务预订系统的开发

    用EJB结构开发的应用程序是可伸缩的、事务型的、多用户安全的。总的来说,EJB是一个组件事务监控的标准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基于EJB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EJB结构是一个服务端组件结构,是一个层次性结构,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2:商务预订系统的构架EntityBean是为了现实世界的对象建造的模型,这些对象通常是数据库的一些持久记录。

  2.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3. 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4. (jsp/html)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常用播放器代码整理)

    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只要在HTML上添加以上代码就OK了,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播放器代码,总有一款适合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Java异常Exception详细讲解

    异常就是不正常,比如当我们身体出现了异常我们会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喝开水、吃药、看病、等 异常处理方法。 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我们java语言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错误处理的能力,程序出现的错误,程序可以安全的退出,以保证程序正常的运行等

  7.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8. 面试突击之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详解

    跨域问题本质是浏览器的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数据。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9. 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10. mybatis-plus雪花算法增强idworker的实现

    今天聊聊在mybatis-plus中引入分布式ID生成框架idworker,进一步增强实现生成分布式唯一ID,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