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有密码保护的Web应用中,正确处理用户退出过程并不仅仅只需调用HttpSession的invalidate()方法。现在大部分浏览器上都有后退和前进按钮,允许用户后退或前进到一个页面。如果在用户在退出一个Web应用后按了后退按钮浏览器把缓存中的页面呈现给用户,这会使用户产生疑惑,他们会开始担心他们的个人数据是否安全。许多Web应用强迫用户退出时关闭整个浏览器,这样,用户就无法点击后退按钮了。还有一些使用javascript,但在某些客户端浏览器这却不一定起作用。这些解决方案都很笨拙且不能保证在任一情况下100%有效,同时,它也要求用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这篇文章以示例阐述了正确解决用户退出问题的方案。作者Kevin Le首先描述了一个密码保护Web应用,然后以示例程序解释问题如何产生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文章虽然是针对JSP页面进行阐述,但作者所阐述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切能够为其他Web技术所采用。最后作者展示了如何用Jakarta Struts优雅地解决这一问题。

  大部分Web应用不会包含象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资料那样机密的信息,但一旦涉及到敏感数据,我们就需要提供一类密码保护机制。举例来说,一个工厂中工人通过Web访问他们的时间安排、进入他们的训练课程以及查看他们的薪金等等。此时应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不可否认,我们又必须为这些应用提供密码保护,否则,工人(也就是Web应用的使用者)可以窥探到工厂中其他雇员的私人机密信息。

  与上述情形相似的还有位处图书馆、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计算机。在这些地方,许多用户共同使用几台计算机,此时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就显得至关重要。设计良好编写优秀的应用对用户专业知识的要求少之又少。

  我们来看一下现实世界中一个完美的Web应用是如何表现的:一个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Web应用展现一个登陆页面要求用户输入有效的验证信息。用户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此时我们假设用户提供的身份验证信息是正确的,经过了验证过程,Web应用允许用户浏览他有权访问的区域。用户想退出时,点击退出按钮,Web应用要求用户确认他是否则真的需要退出,如果用户确定退出,Session结束,Web应用重新定位到登陆页面。用户可以放心的离开而不用担心他的信息会泄露。另一个用户坐到了同一台电脑前,他点击后退按钮,Web应用不应该出现上一个用户访问过的任何一个页面。事实上,Web应用在第二个用户提供正确的验证信息之前应当一直停留在登陆页面上。
通过示例程序,文章向您阐述了如何在一个Web应用中实现这一功能。

  JSP示例

  为了更为有效地阐述实现方案,本文将从展示一个示例应用logoutSampleJSP1中碰到的问题开始。这个示例代表了许多没有正确解决退出过程的Web应用。logoutSampleJSP1包含了下述jsp页面:login.jsp, home.jsp, secure1.jsp, secure2.jsp, logout.jsp, loginAction.jsp, and logoutAction.jsp。其中页面home.jsp, secure1.jsp, secure2.jsp, 和logout.jsp是不允许未经认证的用户访问的,也就是说,这些页面包含了重要信息,在用户登陆之前或者退出之后都不应该出现在浏览器中。login.jsp包含了用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form。logout.jsp页包含了要求用户确认是否退出的form。loginAction.jsp和logoutAction.jsp作为控制器分别包含了登陆和退出代码。

  第二个示例应用logoutSampleJSP2展示了如何解决示例logoutSampleJSP1中的问题。然而,第二个应用自身也是有疑问的。在特定的情况下,退出问题还是会出现。

  第三个示例应用logoutSampleJSP3在第二个示例上进行了改进,比较完善地解决了退出问题。

  最后一个示例logoutSampleStruts展示了Struts如何优美地解决登陆问题。

  注意:本文所附示例在最新版本的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IE), Netscape Navigator, Mozilla, FireFox和Avant浏览器上测试通过。

  Login action

  Brian Pontarelli的经典文章《J2EE Security: Container Versus Custom》讨论了不同的J2EE认证途径。文章同时指出,HTTP协议和基于form的认证并未提供处理用户退出的机制。因此,解决途径便是引入自定义的安全实现机制。

  自定义的安全认证机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从form中获得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然后到诸如LDAP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或关系数据库的安全域中进行认证。如果用户提供的认证信息是有效的,登陆动作往HttpSession对象中注入某个对象。HttpSession存在着注入的对象则表示用户已经登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本文所附的示例只往HttpSession中写入一个用户名以表明用户已经登陆。清单1是从loginAction.jsp页面中节选的一段代码以此阐述登陆动作:

Listing 1
//...
//initialize RequestDispatcher object; set forward to home page by default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home.jsp");

//Prepare connection and statemen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password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 userName "'");
if (rs.next()) {
 //Query only returns 1 record in the result set; only 1
 password per userName which is also the primary key
 if (rs.getString("password").equals(password)) { //If valid password
  session.setAttribute("User", userName); //Saves username string in the session object
 }
 else { //Password does not match, i.e., invalid user password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Invalid password.");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
} //No record in the result set, i.e., invalid username
else {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Invalid user name.");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
}

//As a controller, loginAction.jsp finally either forwards to "login.jsp" or "home.jsp"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

  本文所附示例均以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安全域,但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对任何类型的安全域都是适用的。

  Logout action

  退出动作就包含了简单的删除用户名以及对用户的HttpSession对象调用invalidate()方法。清单2是从loginoutAction.jsp页面中节选的一段代码以此阐述退出动作:

Listing 2
//...
session.removeAttribute("User");
session.invalidate();
//...

  阻止未经认证访问受保护的JSP页面

  从form中获取用户提交的认证信息并经过验证后,登陆动作简单地往 HttpSession对象中写入一个用户名,退出动作则做相反的工作,它从用户的HttpSession对象中删除用户名并调用invalidate()方法销毁HttpSession。为了使登陆和退出动作真正发挥作用,所有受保护的JSP页面都应该首先验证HttpSession中是否包含了用户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已经登陆。如果HttpSession中包含了用户名,也就是说用户已经登陆,Web应用则将剩余的JSP页发送给浏览器,否则,JSP页将跳转到登陆页login.jsp。页面home.jsp, secure1.jsp, secure2.jsp和logout.jsp均包含清单3中的代码段:

Listing 3
//...
String userName = (String) session.getAttribute("User");
if (null == userName) {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Session has ended. Please login.");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
//...
//Allow the rest of the dynamic content in this JSP to be served to the browser
//...

  在这个代码段中,程序从HttpSession中减缩username字符串。如果字符串为空,Web应用则自动中止执行当前页面并跳转到登陆页,同时给出Session has ended. Please log in.的提示;如果不为空,Web应用则继续执行,也就是把剩余的页面提供给用户。

  运行logoutSampleJSP1

  运行logoutSampleJSP1将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形:

  1) 如果用户没有登陆,Web应用将会正确中止受保护页面home.jsp, secure1.jsp, secure2.jsp和logout.jsp的执行,也就是说,假如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敲入受保护JSP页的地址试图访问,Web应用将自动跳转到登陆页并提示Session has ended.Please log in.

  2) 同样的,当一个用户已经退出,Web应用也会正确中止受保护页面home.jsp, secure1.jsp, secure2.jsp和logout.jsp的执行

  3) 用户退出后,如果点击浏览器上的后退按钮,Web应用将不能正确保护受保护的页面——在Session销毁后(用户退出)受保护的JSP页重新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然而,如果用户点击返回页面上的任何链接,Web应用将会跳转到登陆页面并提示Session has ended.Please log in.

  阻止浏览器缓存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部分浏览器都有一个后退按钮。当点击后退按钮时,默认情况下浏览器不是从Web服务器上重新获取页面,而是从浏览器缓存中载入页面。基于Java的Web应用并未限制这一功能,在基于PHP、ASP和.NET的Web应用中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在用户点击后退按钮后,浏览器到服务器再从服务器到浏览器这样通常意思上的HTTP回路并没有建立,仅仅只是用户,浏览器和缓存进行了交互。所以,即使包含了清单3上的代码来保护JSP页面,当点击后退按钮时,这些代码是不会执行的。

  缓存的好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缓存的确提供了一些便利,但通常只在使用静态的HTML页面或基于图形或影响的页面你才能感受到。而另一方面,Web应用通常是基于数据的,数据通常是频繁更改的。与从缓存中读取并显示过期的数据相比,提供最新的数据才是更重要的!

  幸运的是,HTTP头信息“Expires”和“Cache-Control”为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了一个控制浏览器和代理服务器上缓存的机制。HTTP头信息Expires告诉代理服务器它的缓存页面何时将过期。HTTP1.1规范中新定义的头信息Cache-Control可以通知浏览器不缓存任何页面。当点击后退按钮时,浏览器重新访问服务器已获取页面。如下是使用Cache-Control的基本方法:

  1) no-cache:强制缓存从服务器上获取新的页面

  2) no-store: 在任何环境下缓存不保存任何页面

  HTTP1.0规范中的Pragma:no-cache等同于HTTP1.1规范中的Cache-Control:no-cache,同样可以包含在头信息中。

  通过使用HTTP头信息的cache控制,第二个示例应用logoutSampleJSP2解决了logoutSampleJSP1的问题。logoutSampleJSP2与logoutSampleJSP1不同表现在如下代码段中,这一代码段加入进所有受保护的页面中:

//...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Forces caches to obtain a new copy of the page from the origin server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store"); //Directs caches not to store the page under any circumstance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 0); //Causes the proxy cache to see the page as "stale"
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 //HTTP 1.0 backward compatibility
String userName = (String) session.getAttribute("User");
if (null == userName) {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Session has ended. Please login.");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
//...

  通过设置头信息和检查HttpSession中的用户名确保了浏览器不缓存页面,同时,如果用户未登陆,受保护的JSP页面将不会发送到浏览器,取而代之的将是登陆页面login.jsp。

  运行logoutSampleJSP2

  运行logoutSampleJSP2后将回看到如下结果:

  1) 当用户退出后试图点击后退按钮,浏览器并不会显示受保护的页面,它只会现实登陆页login.jsp同时给出提示信息Session has ended. Please log in.

  2) 然而,当按了后退按钮返回的页是处理用户提交数据的页面时,IE和Avant浏览器将弹出如下信息提示:

  警告:页面已过期……(你肯定见过)

  选择刷新后前一个JSP页面将重新显示在浏览器中。很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因为它违背了logout动作的目的。发生这一现象时,很可能是一个恶意用户在尝试获取其他用户的数据。然而,这个问题仅仅出现在后退按钮对应的是一个处理POST请求的页面。

  记录最后登陆时间

  上述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浏览器将其缓存中的数据重新提交了。这本文的例子中,数据包含了用户名和密码。无论是否给出安全警告信息,浏览器此时起到了负面作用。

  为了解决logoutSampleJSP2中出现的问题,logoutSampleJSP3的login.jsp在包含username和password的基础上还包含了一个称作lastLogon的隐藏表单域,此表单域动态的用一个long型值初始化。这个long型值是调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获取到的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毫秒数。当login.jsp中的form提交时,loginAction.jsp首先将隐藏域中的值与用户数据库中的值进行比较。只有当lastLogon表单域中的值大于数据库中的值时Web应用才认为这是个有效的登陆。

  为了验证登陆,数据库中lastLogon字段必须以表单中的lastLogon值进行更新。上例中,当浏览器重复提交数据时,表单中的lastLogon值不比数据库中的lastLogon值大,因此,loginAction转到login.jsp页面,并提示Session has ended.Please log in.清单5是loginAction中节选的代码段:

  清单5

//...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home.jsp"); //Forward to homepage by default
//...
if (rs.getString("password").equals(password)) {
 //If valid password
 long lastLogonDB = rs.getLong("lastLogon");
 if (lastLogonForm > lastLogonDB) {
  session.setAttribute("User", userName); //Saves username string in the session object
  stmt.executeUpdate("update USER set lastLogon= " lastLogonForm " where userName = '" userName "'");
 }
 else {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Session has ended. Please login.");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
 }
 else { //Password does not match, i.e., invalid user password
  request.setAttribute("Error", "Invalid password.");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jsp");
 }
 //...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你必须记录每个用户的最后登陆时间。对于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安全域来说,这点可以可以通过在某个表中加上lastLogin字段轻松实现。LDAP以及其他的安全域需要稍微动下脑筋,但很显然是可以实现的。

  表示最后登陆时间的方法有很多。示例logoutSampleJSP3利用了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毫秒数。这个方法在许多人在不同浏览器中用一个用户账号登陆时也是可行的。

  运行logoutSampleJSP3

  运行示例logoutSampleJSP3将展示如何正确处理退出问题。一旦用户退出,点击浏览器上的后退按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是受保护的页面在浏览器上显示出来。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正确处理退出问题而不需要额外的培训。

  为了使代码更简练有效,一些冗余的代码可以剔除掉。一种途径就是把清单4中的代码写到一个单独的JSP页中,通过标签<jsp:include>其他页面也可以引用。

  Struts框架下的退出实现

  与直接使用JSP或JSP/servlets相比,另一个可选的方案是使用Struts。为一个基于Struts的Web应用添加一个处理退出问题的框架可以优雅地不费气力的实现。这部分归功于Struts是采用MVC设计模式的因此将模型和视图清晰的分开。另外,Java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其支持继承,可以比JSP中的脚本更为容易地实现代码重用。在Struts中,清单4中的代码可以从JSP页面中移植到Action类的execute()方法中。
此外,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继承Struts Action类的基本类,其execute()方法中包含了清单4中的代码。通过使用类继承机制,其他类可以继承基本类中的通用逻辑来设置HTTP头信息以及检索HttpSession对象中的username字符串。这个基本类是一个抽象类并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executeAction()。所有继承自基类的子类都应实现exectuteAction()方法而不是覆盖它。清单6是基类的部分代码:

  清单6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Action extends Action {
 public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Forces caches to obtain a new copy of the page from the origin server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no-store");
  //Directs caches not to store the page under any circumstance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 0); //Causes the proxy cache to see the page as "stale"
  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 //HTTP 1.0 backward compatibility

  if (!this.userIsLoggedIn(request)) {
   ActionErrors errors = new ActionErrors();
   errors.add("error", new ActionError("logon.sessionEnded"));
   this.saveErrors(request, errors);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essionEnded");
  }
  return executeAction(mapping, form, request, response);
 }

 protected abstract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private boolean userIsLoggedI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if (request.getSession().getAttribute("User") == null)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清单6中的代码与清单4中的很相像,仅仅只是用ActionMapping findForward替代了RequestDispatcher forward。清单6中,如果在HttpSession中未找到username字符串,ActionMapping对象将找到名为sessionEnded的forward元素并跳转到对应的path。如果找到了,子类将执行其实现了executeAction()方法的业务逻辑。因此,在配置文件struts-web.xml中为所有子类声明个一名为sessionEnded的forward元素是必须的。清单7以secure1 action阐明了这样一个声明:

  清单7

<action path="/secure1"
type="com.kevinhle.logoutSampleStruts.Secure1Action"
scope="request">
<forward name="success" path="/WEB-INF/jsps/secure1.jsp"/>
<forward name="sessionEnded" path="/login.jsp"/>
</action>

  继承自BaseAction类的子类Secure1Action实现了executeAction()方法而不是覆盖它。Secure1Action类不执行任何退出代码,如清单8:

public class Secure1Action extends BaseAction {
 public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
}

  只需要定义一个基类而不需要额外的代码工作,上述解决方案是优雅而有效的。不管怎样,将通用的行为方法写成一个继承StrutsAction的基类是许多Struts项目的共同经验,值得推荐。

  结论

  本文阐述了解决退出问题的方案,尽管方案简单的令人惊讶,但却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工作。无论是对JSP还是Struts,所要做的不过是写一段不超过50行的代码以及一个记录用户最后登陆时间的方法。在Web应用中混合使用这些方案能够使拥护的私人数据不致泄露,同时,也能增加用户的经验。

JSP和Struts解决用户退出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tml5 拖拽及用 js 实现拖拽功能的示例代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html5 拖拽及用 js 实现拖拽,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 amaze ui 的使用详细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amaze ui 的使用详细教程,本文通过多种方法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3. swift皮筋弹动发射飞机ios源码

    这是一个款采用swift实现的皮筋弹动发射飞机游戏源码,游戏源码比较详细,大家可以研究学习一下吧。

  4. Swift Selector

    看了喵神的Swifter100个必备的小tips总结下swift中不支持@selector关键字,将SEL重新定义为结构体了。

  5. Swift字符串操作

    它如果想让两个变量想加的话,如果用String墙转一下4整数转字符串Stringletst="\"5.打印函数println//Swift2.0好像已经废除。现在playGround已经敲不出print6.常亮和变量命名基本上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字符命名let姓名="黑马"let电话="123453434"//let/="11"let姓名电话=姓名+电话7.emoji表情是一种特殊的unicode字符control+command+空格let

  6. 10.5 Swift类方法

    /**类型方法通过类名称来调用的方法,就像类型属性一样。

  7. Swift与Js通过WebView交互

    开发环境:Swfit2.3XCode8.2基础概念jscontext,jscontext是代表JS的执行环境,通过-evaluateScript:方法就可以执行一JS代码JSValue,JSValue封装了JS与ObjC中的对应的类型,以及调用JS的API等JSExport,JSExport是一个协议,遵守此协议,就可以定义我们自己的协议,在协议中声明的API都会在JS中暴露出来,才能调用Swif

  8. JSCore swift

    如果双方相互引用,会造成循环引用,而导致内存泄露。以上是Jscore的基本使用,比较简单

  9. Swift WKWebView的js调用swift

    最近项目需求,需要用到JavaScriptCore和WebKit,但是网上的资源有限,而且比较杂,都是一个博客复制另外一个博客,都没有去实际敲代码验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过程。

  10. Swift WKWebView的swift调用js

    不多说,直接上代码:在html里面要添加的的代码,显示swift传过去的参数:这样就实现了swift给js传参数和调用!

随机推荐

  1. 基于EJB技术的商务预订系统的开发

    用EJB结构开发的应用程序是可伸缩的、事务型的、多用户安全的。总的来说,EJB是一个组件事务监控的标准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基于EJB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EJB结构是一个服务端组件结构,是一个层次性结构,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2:商务预订系统的构架EntityBean是为了现实世界的对象建造的模型,这些对象通常是数据库的一些持久记录。

  2.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3. 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4. (jsp/html)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常用播放器代码整理)

    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只要在HTML上添加以上代码就OK了,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播放器代码,总有一款适合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Java异常Exception详细讲解

    异常就是不正常,比如当我们身体出现了异常我们会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喝开水、吃药、看病、等 异常处理方法。 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我们java语言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错误处理的能力,程序出现的错误,程序可以安全的退出,以保证程序正常的运行等

  7.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8. 面试突击之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详解

    跨域问题本质是浏览器的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数据。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9. 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10. mybatis-plus雪花算法增强idworker的实现

    今天聊聊在mybatis-plus中引入分布式ID生成框架idworker,进一步增强实现生成分布式唯一ID,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