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三级缓存

Spring三级缓存是为了解决对象间的循环依赖问题。

A依赖B,B依赖A,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循环依赖。

我们来先看看三级缓存的源码。

(1)查看“获取Bean”的源码,注意getSingleton()方法。

public class 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 extends SimpleAliasRegistry implements SingletonBeanRegistry {
        //第1级缓存 用于存放 已经属性赋值、完成初始化的 单列BEAN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Object> singletonObjects = new ConcurrentHashMap<>(256);
        //第2级缓存 用于存在已经实例化,还未做代理属性赋值操作的 单例BEAN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Object> earlySingletonObjects = new HashMap<>(16);
        //第3级缓存 存储创建单例BEAN的工厂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ObjectFactory<?>> singletonFactories = new HashMap<>(16);
        //已经注册的单例池里的beanName
        private final Set<String> registeredSingletons = new LinkedHashSet<>(256);
        //正在创建中的beanName集合
        private final Set<String> singletonsCurrentlyInCreation =
                Collections.newSetFromMap(new ConcurrentHashMap<>(16));
        //缓存查找bean  如果第1级缓存没有,那么从第2级缓存获取。如果第2级缓存也没有,那么从第3级缓存创建,并放入第2级缓存。
        protected Object getSingleton(String beanName, boolean allowEarlyReference) {
            Object singletonObject = this.singletonObjects.get(beanName); //第1级
            if (singletonObject == null && isSingletonCurrentlyInCreation(beanName)) {
                synchronized (this.singletonObjects) {
                    singletonObject = this.earlySingletonObjects.get(beanName); //第2级
                    if (singletonObject == null && allowEarlyReference) {
                        //第3级缓存  在doCreateBean中创建了bean的实例后,封装ObjectFactory放入缓存的bean实例
                        ObjectFactory<?> singletonFactory = this.singletonFactories.get(beanName);
                        if (singletonFactory != null) {
                            //创建未赋值的bean
                            singletonObject = singletonFactory.getObject();
                            //放入到第2级缓存
                            this.earlySingletonObjects.put(beanName, singletonObject);
                            //从第3级缓存删除
                            this.singletonFactories.remove(beanName);
                        }
                    }
                }
            }
            return singletonObject;
        }   
    }

(2)“添加到第1级缓存”的源码:

 protected void addSingleton(String beanName, Object singletonObject) {
            synchronized (this.singletonObjects) {
                // 放入第1级缓存
                this.singletonObjects.put(beanName, singletonObject);
                // 从第3级缓存删除
                this.singletonFactories.remove(beanName);
                // 从第2级缓存删除
                this.earlySingletonObjects.remove(beanName);
                // 放入已注册的单例池里
                this.registeredSingletons.add(beanName);
            }
        }

(3)“添加到第3级缓存”的源码:

protected void addSingletonFactory(String beanName, ObjectFactory<?> singletonFactory) {
            synchronized (this.singletonObjects) {
                // 若第1级缓存没有bean实例
                if (!this.singletonObjects.containsKey(beanName)) {
                    // 放入第3级缓存
                    this.singletonFactories.put(beanName, singletonFactory);
                    // 从第2级缓存删除,确保第2级缓存没有该bean
                    this.earlySingletonObjects.remove(beanName);
                    // 放入已注册的单例池里
                    this.registeredSingletons.add(beanName);
                }
            }
        }

(4)“创建Bean”的源码:

protected Object doCreateBean(final String beanName, final RootBeanDefinition mbd, Object[] args) throws BeanCreationException {
    BeanWrapper instanceWrapper = null;
    
    if (instanceWrapper == null) {
        //实例化对象
        instanceWrapper = this.createBeanInstance(beanName, mbd, args);
    }
 
    final Object bean = instanceWrapper != null ? instanceWrapper.getWrappedInstance() : null;
    Class<?> beanType = instanceWrapper != null ? instanceWrapper.getWrappedClass() : null;
   
    //判断是否允许提前暴露对象,如果允许,则直接添加一个 ObjectFactory 到第3级缓存
    boolean earlySingletonExposure = (mbd.isSingleton() && this.allowCircularReferences &&
                isSingletonCurrentlyInCreation(beanName));
    if (earlySingletonExposure) {
        //添加到第3级缓存
        addSingletonFactory(beanName, () -> getEarlyBeanReference(beanName, mbd, bean));
    }
 
    //填充属性
    this.populateBean(beanName, mbd, instanceWrapper);
    //执行初始化方法,并创建代理
    exposedObject = initializeBean(beanName, exposedObject, mbd);
    return exposedObject;
}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知道:Spring 在实例化对象之后,就会为其创建一个 Bean 工厂,并将此工厂加入到三级缓存中。

因此,Spring 一开始提前暴露的并不是实例化的 Bean,而是将 Bean 包装起来的ObjectFactory。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实际上涉及到 AOP。如果创建的 Bean 是有代理的,那么注入的就应该是代理 Bean,而不是原始的 Bean。但是,Spring一开始并不知道 Bean是否会有循环依赖,通常情况下(没有循环依赖的情况下),Spring 都会在“完成填充属性并且执行完初始化方法”之后再为其创建代理。但是,如果出现了循环依赖,Spring 就不得不为其提前创建"代理对象";否则,注入的就是一个原始对象,而不是代理对象。因此,这里就涉及到"应该在哪里提前创建代理对象"?

Spring 的做法就是:在 ObjectFactory 中去提前创建代理对象。它会执行 getObject() 方法来获取到 Bean。实际上,它真正执行的方法如下:

protected Object getEarlyBeanReference(String beanName, RootBeanDefinition mbd, Object bean) {
    Object exposedObject = bean;
    if (!mbd.isSynthetic() && has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s()) {
        for (BeanPostProcessor bp : getBeanPostProcessors()) {
            if (bp instanceof 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
                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ibp = (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bp;
                // 如果需要代理,这里会返回代理对象;否则,返回原始对象。
                exposedObject = ibp.getEarlyBeanReference(exposedObject, beanName);
            }
        }
    }
    return exposedObject;
}

提前进行对象的代理工作,并在 earlyProxyReferences map中记录已被代理的对象,是为了避免在后面重复创建代理对象。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AutoProxyCreator extends ProxyProcessorSupport
        implements SmartInstantia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 BeanFactoryAwar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EarlyBeanReference(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Object cacheKey = getCacheKey(bean.getClass(), beanName);
        // 记录已被代理的对象
        this.earlyProxyReferences.put(cacheKey, bean);
        return wrapIfNecessary(bean, beanName, cacheKey);
    }
}

再次分析获取bean的方法getSingleton()方法,可知:

提前暴露的对象,虽然已实例化,但是没有进行属性填充,还没有完成初始化,是一个不完整的对象。 这个对象存放在二级缓存中,对于三级缓存机制十分重要,是解决循环依赖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A的某个field或者setter依赖了B的实例对象,同时B的某个field或者setter依赖了A的实例对象”这种循环依赖的情景。

  • A 调用doCreateBean()创建Bean对象:由于还未创建,从第1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查不到,此时只是一个半成品(提前暴露的对象),放入第3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
  • A在属性填充时发现自己需要B对象,但是在三级缓存中均未发现B,于是创建B的半成品,放入第3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
  • B在属性填充时发现自己需要A对象,从第1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和第2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中未发现A,但是在第3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中发现A,将A放入第2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同时从第3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删除。
  • 将A注入到对象B中。
  • B完成属性填充,执行初始化方法,将自己放入第1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中(此时B是一个完整的对象),同时从第3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和第2级缓存earlySingletonObjects中删除。
  • A得到“对象B的完整实例”,将B注入到A中。
  • A完成属性填充,执行初始化方法,并放入到第1级缓存singletonObjects中。

在创建过程中,都是从第三级缓存(对象工厂创建不完整对象),将提前暴露的对象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从第二级缓存拿到后,完成初始化,并放入第一级缓存。

spring三级缓存代码流程图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Devmax。

关于Spring中的三级缓存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pring JdbcTemplate执行数据库操作详解

    JdbcTemplate是Spring框架自带的对JDBC操作的封装,目的是提供统一的模板方法使对数据库的操作更加方便、友好,效率也不错,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 JdbcTemplate执行数据库操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2. Spring Batch批处理框架操作指南

    Spring Batch 是 Spring 提供的一个数据处理框架。企业域中的许多应用程序需要批量处理才能在关键任务环境中执行业务操作,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 Batch批处理框架操作指南,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3. Spring详细讲解@Autowired注解

    @Autowired注解可以用在类属性,构造函数,setter方法和函数参数上,该注解可以准确地控制bean在何处如何自动装配的过程。在默认情况下,该注解是类型驱动的注入

  4. 使用Spring AOP实现用户操作日志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使用Spring AOP实现了用户操作日志功能,功能实现需要一张记录日志的log表,结合示例代码给大家讲解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5. Spring Security认证器实现过程详解

    一些权限框架一般都包含认证器和决策器,前者处理登陆验证,后者处理访问资源的控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 Security认证器实现过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spring学习JdbcTemplate数据库事务管理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spring学习JdbcTemplate数据库事务管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7. Spring Boot 集成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详细案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 Boot 集成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详细案例,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8. Spring Security实现接口放通的方法详解

    在用Spring Security项目开发中,有时候需要放通某一个接口时,我们需要在配置中把接口地址配置上,这样做有时候显得麻烦。本文将通过一个注解的方式快速实现接口放通,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9. 如何利用Spring把元素解析成BeanDefinition对象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Spring把元素解析成BeanDefinition对象,文章围绕主题展开详细的内容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0. Spring解决循环依赖问题及三级缓存的作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解决循环依赖问题及三级缓存的作用,所谓的三级缓存只是三个可以当作是全局变量的Map,Spring的源码中大量使用了这种先将数据放入容器中等使用结束再销毁的代码风格

随机推荐

  1. 基于EJB技术的商务预订系统的开发

    用EJB结构开发的应用程序是可伸缩的、事务型的、多用户安全的。总的来说,EJB是一个组件事务监控的标准服务器端的组件模型。基于EJB技术的系统结构模型EJB结构是一个服务端组件结构,是一个层次性结构,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2:商务预订系统的构架EntityBean是为了现实世界的对象建造的模型,这些对象通常是数据库的一些持久记录。

  2. 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利用POI实现导入导出Excel表格,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3. 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分页插件PageHelper手写实现示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4. (jsp/html)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常用播放器代码整理)

    网页上嵌入播放器,只要在HTML上添加以上代码就OK了,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播放器代码,总有一款适合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BlockingQueue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各自的功能以及常见使用场景,通过实例代码介绍了Java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的相关知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6. Java异常Exception详细讲解

    异常就是不正常,比如当我们身体出现了异常我们会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喝开水、吃药、看病、等 异常处理方法。 java异常处理机制是我们java语言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错误处理的能力,程序出现的错误,程序可以安全的退出,以保证程序正常的运行等

  7. Java Bean 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Bean作用域及它的几种类型介绍,Spring框架作为一个管理Bean的IoC容器,那么Bean自然是Spring中的重要资源了,那Bean的作用域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文章详细学习吧

  8. 面试突击之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详解

    跨域问题本质是浏览器的一种保护机制,它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恶意网站窃取数据。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9. 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Mybatis-Plus接口BaseMapper与Services使用详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祝大家多多进步,早日升职加薪

  10. mybatis-plus雪花算法增强idworker的实现

    今天聊聊在mybatis-plus中引入分布式ID生成框架idworker,进一步增强实现生成分布式唯一ID,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返回
顶部